2019年第56期:老舊小區市民渴盼小區早日升級改造
市政協委員、湖南磊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剛,市政協委員、市政協研究室副主任朱碧文反映:小區是市民居住的主要區域,由于建設時間不同,老舊小區相比新建小區,設施環境就顯得較為落后。據了解,我市共有老舊小區842個,其中市城區317個。我市得益于獲批國家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,一部分老舊小區符合條件完成了海綿城市升級改造,面貌大為改觀。以吉星花園、湘北一村、華府天地、濱江豪庭等小區為例,這些小區在升級改造過程中,合理規劃了綠色生態停車位,停車面積提升了2至3倍;道路進行了綜合提質改造,路面用瀝青鋪設,寬度增加不少;地下鋪設了大規模的排水管網,維修或者新建雨、污排放設施,實現雨污分流,基本實現“小雨不積水、大雨不內澇”,小區群眾紛紛贊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為他們辦了一件大好事。
但沒有得到改造的老舊小區仍然較多,有些小區與改造后的小區毗鄰,個別小區甚至與改造后的小區相通,小區居民看在眼里,想在心里。如城東片區未改造的白云小區與已改造的濱江豪庭,就是連為一體的小區。我們現場調研看到,濱江豪庭公共區域環境優美,但白云小區卻依然陳舊,一是路面破損且狹窄,出行難;與濱江豪庭相比有“天壤之別”。 二是車位設計不合理,停車難;三是路面硬化缺管網,排水難。
我們從相關部門了解到,我市已把市城區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三年行動方案(2019—2021年),近百個小區將得到改造,但還有大量老舊小區的居民在渴盼等待。為此建議:
1.開展摸底排查,盡快實現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全覆蓋。建議住建部門對全市老舊小區進行摸底排查,做到無遺漏,力爭做到老舊小區升級改造全覆蓋。在改造過程中,要重點解決老舊小區環境、基礎設施、功能結構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,有序推進。
2.因地制宜,合理規劃與設計。一方面要結合各老舊小區的實際情況設計方案,防止出現改造“一刀切”。另一方面,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聽取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的建議,匯聚民眾智慧,對于合理的建議及時采納,對于不合理的建議做好解釋說明工作,不斷優化改造方案,力求做到實用、精細、順應民意。
3.嚴格質量,加強監督與管理。建議主管部門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和程序,讓“資質全、信譽好、實力強”的施工單位中標,開展小區改造。在施工改造過程中,要明確責任人加強監管,嚴格按照方案實施,確保不走樣,并接受公眾監督。
賬號+密碼登錄
還沒有賬號?
立即注冊